主机入侵检测系统(host—based IDS,主机HIDS)的入侵检测目标主要是主机系统和本地用户 。检测原理是检测及研究在每个需要保护的端系统(主机)上运行代理程序(agent),以主机的系统学习审计数据 、系统日志 、主机应用程序日志等为数据源 ,入侵主要对主机的检测及研究网络实时连接以及主机文件进行分析和判断,发现可疑事件并作出响应。系统学习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事件采集 :主机入侵检测系统通过数据采集器实时监测操作系统及服务器软件的主机安全事件和信息,例如进程信息 、服务器租用入侵端口信息、检测及研究用户登录行为、系统学习文件变化、主机内存使用等等。入侵
(2)事件分析:主机入侵检测系统采集到的检测及研究事件信息会通过安全分析引擎进行整合和分析,比如对事件的来源 、目标 、行为、风险程度等进行分析,以此识别出潜在的安全威胁。
(3)漏洞扫描:主机入侵检测系统还可以针对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扫描,并及时发现并报告可利用漏洞的源码库攻击行为 。
(4)告警产生 :当主机入侵检测系统识别到潜在的安全威胁时,会通过告警方式进行报警,例如生成日志文件 、发送邮件、短信通知等等,以及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管理员及时采取响应措施。
主要功能包括:
实时监测和检测服务器 、应用程序及数据库的行为 ,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威胁。香港云服务器
分析事件并进行警报,指导管理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安全威胁。
分析漏洞情况并针对漏洞提供建议。
支持日志记录和分析 ,提供安全审计和合规性检查功能 。
提供安全预警和远程管理等功能 ,方便管理员集中管理和维护主机入侵检测系统 。
《信息安全技术 企业级主机入侵检测系统 技术规范》 (GB/T 28448-2012) :该标准规定了企业级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技术要求、测试方法和评价要求 ,是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于2012年发布的第一部主机入侵检测系统标准。
《信息安全技术 云计算环境下基础设施主机入侵检测通用规范》(GB/T 34169-2017):该标准提出了在云计算环境下基础设施主机入侵检测的要求,模板下载并给出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测试方法 。
《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政务主机入侵检测通用规范》(GB/T 34335-2017):该标准指导电子政务系统使用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实现网络安全监控和攻击防护等功能,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有一些行业标准和标准化组织的推荐标准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布的《警用主机防护系统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GA/T 758-2017)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威胁情报共享》(ISO/IEC 30111:2013)等等 。
1.主机入侵检测分类
主机入侵检测可以根据其实现方式和检测目的进行分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
基于规则的检测:基于规则的检测系统利用特定的规则集来判断主机上是建站模板否存在安全威胁。这些规则集可以基于攻击行为、恶意代码 、异常流量等方面进行定义 。当检测到与规则集匹配的情况时,该系统将产生警报或采取其他响应措施 。
基于模型的检测:基于模型的检测系统使用事先构建好的主机行为模型来检测主机的正常和异常行为。该系统通过对主机行为的学习和建模,可以有效地检测新的威胁和未知漏洞等问题。云计算
基于特征的检测